当前位置:主页 > 未解之谜 > 正文

中秋节古代与现代有何不同:中秋节是最古老的节日之一

导读:中秋节古代与现代有何不同:中秋节是最古老的节日之一在古代,古人用孟、仲、季来表达季节的顺序,所以仲秋的意思是秋天的第二个月份,即便后来仲秋变成中秋,可依旧所表达的是秋天已经过半的意思,是一个长时间的名词,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具体到八月十五,具体到是节日名词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秋,嫦娥,唐代,宋朝

中秋节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且最具节日气息的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早在《周礼》中就有 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的说法。在这一天,人们往往互赠月饼,饮桂花酒来寄托对家人和故乡的相思,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如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说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不过你是否思考过,实际上我们现在所过的中秋节和古人所说的中秋节根本不是一回事,古代的中秋节即不吃月饼,也没有寄托相思的说法,而是在历史演化之中逐渐所形成的。既然如此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相思和思乡这些意象会附会到中秋节上古代的中秋节是怎么演化成为现在的中秋节呢?

今天,我们就来一探中秋节的前世今生。

中秋节古代与现代有何不同:中秋节是最古老的节日之一(1)

一谈起中秋节,很多人会说中秋节起源于先秦时期,在《周礼》和《礼记》中都有中秋的记载。这当然是错误的,因为先秦时期并不是中秋,而是仲秋。

在古代,古人用孟、仲、季来表达季节的顺序,所以仲秋的意思是秋天的第二个月份,即便后来仲秋变成中秋,可依旧所表达的是秋天已经过半的意思,是一个长时间的名词,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具体到八月十五,具体到是节日名词。它仅仅如仲夏一样是个时间名词。

中秋节古代与现代有何不同:中秋节是最古老的节日之一(2)

不过如果你说现在的中秋节和古代的仲秋一点关系都没有,那也不算完全正确,因为他们很显然都来源于同一种信仰,那就是月亮崇拜。早在周朝的时候,我国的古人就已经产生了月亮崇拜,即祭日于坛,祭月于坎。到了秦汉时期,祭月是作为皇家重要礼仪来对待的。

既然祭月,当然要选择月亮最清晰,最大最圆且最有意义的时刻。仲秋不仅是老百姓庄稼收成的时候,更是一年之中月亮最圆最明的时刻,于是皇家秋分祭月的习俗就从先秦时期一直保留到清末年间。

中秋节古代与现代有何不同:中秋节是最古老的节日之一(3)

皇家有祭月,民间自然也有对月亮的向往,早在西汉时期刘安的《淮南子》中就记述了嫦娥奔月和吴刚伐桂两个神话故事,以此表达对月的崇拜。魏晋时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发展高峰,同时也是浪漫主义文学在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巅峰,文人墨客对着夜空中那至阴至柔,美艳不可方物的月亮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情愫,对月抒怀一时成为潮流。比如沈休文《应王中丞思远咏月一篇》中就有月华临静夜,夜静灭氛埃。方晖竟入户,圆影隙中来。之句。

魏晋文学对后来的唐代诗歌影响是非常大的,特别是浪漫主义一块,大诗人李白可以说是承上启下的人物,所以在他的诗中,月亮成为了频次非常高的意像词,并逐渐跟相思联系在一起。例如《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秋风词》中的秋风清,秋月明……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中秋节古代与现代有何不同:中秋节是最古老的节日之一(4)

要知道李白作为盛唐一座永远无法逾越的高峰,有他为月亲自代言,那影响力可不是一般般的。所以之后月的意象也成为了唐诗中的常客,更是衍生出了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轮、玉蟾、桂魄、蟾蜍、顾兔、婵娟、冰镜等等数十种不同的代称,名诗佳句无数,例如李商隐的青女素娥倶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皮日休的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杜甫的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正是因此,从魏晋到唐朝,除了皇宫祭月以外,文人玩月,赏月一时成为风气。但是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虽然此时赏月已经成为一种流行,但并不代表我们就产生了中秋节这样用一个特定日子来赏月的节日。一来是因为不管是祭月的皇室宫廷,还是文人墨客,他们都属于高级阶层。普通的老百姓并没有如此的文学休养和欣赏水平,真正的农民甚至连识字都做不到,并且官方也没有正式规定某天作为赏月的中秋节。如果由于文人在唐朝时期有大量的赏月活动,就说中秋节起源于唐朝,那未免太过于牵强了。

中秋节古代与现代有何不同:中秋节是最古老的节日之一(5)

二来则是虽然中唐以后已经出现八月十五赏月这样的活动,但没有任何迹象说明这是一个节日,反而拥有大量事实可以证明这只是文人们下意识选择在这一天月圆之夜进行赏月的私人行为罢了。例如被誉为闽学鼻祖的中唐大文豪欧阳詹,其在《玩月》中就说:

月之为玩,冬则繁霜大寒,夏则蒸云大热,云遮月,霜侵人,蔽与侵,倶害乎玩…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

冬天冷,夏天热,春天云多,所以秋天是最好的赏月季节。在秋天里面,八月十五的月亮最圆最亮。很显然唐朝人选择八月十五玩月,只是因为它是最适合的,而不是说这个时候就有中秋节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频频在唐诗中看到八月十五玩月的诗歌,如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玩月》、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却无法在唐朝找到任何中秋节记载的原因。

中秋节古代与现代有何不同:中秋节是最古老的节日之一(6)

虽然唐朝并没有中秋节,但是文人们在八月十五玩月习俗却传播到了宋代,宋词中众多关于月亮的描写就不累述了。这里特意要提的就是宋朝是中国非常神奇的一个朝代,特别是对民俗来说,由于商品经济的盛行,宋朝之前大量只存在于宫廷或者贵族阶层的活动开始下沉到百姓阶层,并拥有广泛的民众基础,所以终宋两朝是我国民俗和民间文化产生最多的朝代。

当然了,这些民俗并不是凭空出现了,而是经过数百年的积累,中秋节就是其中的最典型。在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中秋一词作为特定的节日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历史上,这说明当时的官方已经把中秋节列为节日,而时间正是八月十五日。同时在宋词词题中开始大量出现中秋一词,比如晏殊的《中秋月》、苏轼的《阳关曲·中秋月》、辛弃疾的《一剪梅·中秋元月》,这和唐代文人用八月十五做题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中秋节古代与现代有何不同:中秋节是最古老的节日之一(7)

我们可以看到,唐诗中对月的描述绝大多数都是诗人一种凄凉的抒怀,或者是士大夫阶层的附庸风雅,是孤寂,是高贵,这种意象老百姓理解不了,自然也不会对此产生支持。但是到了宋朝,宋人对月的描述逐渐变成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们往往宴请好友,觥筹交错,欢聚一堂,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种意象老百姓自然也非常乐意去庆祝,再加上恰逢秋收和一年之中天气最为宜人的时候,八月十五作为一个节日,中秋节的诞生已经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没有任何一项民俗是一天两天之内产生的,即使如端午节这种附会纪念屈原的节日,也不说屈原投江那会就产生的,从最早的某种崇拜到最终形成民俗,其中都是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积累和演化。正如没有先秦时期的月亮崇拜和祭月,就不可能有现在的中秋节一样。

中秋节古代与现代有何不同:中秋节是最古老的节日之一(8)

不过这里要注意的是,北宋时期虽然有了中秋节,但其多数还是赏月,欢庆的形式,并没有附会念国思乡的含义。靖康之耻,二王北狩,南宋百姓在中秋之夜念及以前高朋满座,欢聚一堂的景色开始思念故土故人,由此中秋节才有了现在的模样。

本文首发头条签约账号:三观粉碎机

猜你还喜欢的

Copyright © 2022 读周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请发邮件"duzhoukan@foxmail.com"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渝ICP备2021012918号-4|